Games Animation Forum

主題: 惡魔事典
查看單個文章
舊 12-03-06, 09:35 PM   #1
佳佳里
Advance Moderator
綿花白兔仔
 
註冊日期: Jul 2002
文章: 1,340
XBox Live GamertagBirdan
惡魔事典

序言-1-

惡魔/demon/daemon

英語中的demon語意相當廣泛。如薩滿宗教(譯注1)中為人帶來疾病等災厄的「邪惡精靈」「惡靈」、神祇或人類之敵、誘惑人類的存在,皆可以demon稱之。此字可謂是對惡魔的總稱。
  現在,於惡言相向篾稱對方時、或指稱使用香辛料之辛辣料理(譯注2)、惡人、有吸引力者、轉包者時,亦頻繁使用此字,將其視為一個普通名詞。惡魔原本乃是「惡」的擬人化字彙。由於神話中作為惡魔登場的角色乃是帶來惡的存在,故問題重點在於他所帶來的是何種「惡」;是「誰」所造成的反不重要。擁有人格特性的惡魔受人重視乃是惡魔被擬人化後才有之事。
  在文明擴展遍及全球,體認到世界為一共同體的現代社會中,前述此種在意「狀態」而不在意擬人形象看法,似乎有再興跡象。於現在社會中,「惡魔」非僅止於擬人化的形象;而是廣泛指稱許多現象或狀態。甚至也有意指於職業中表現優異的涵義(譯注3)。這種情況,若由惡魔一字本非指人性化存在,而是指「惡」此一狀態此事來看,前述情形並非難以理解。
  當然,「demon」本來並非用以稱呼上述的諸多事物。而是在指稱demon一字誕生以前即有的「可怕存在」。
  或許,於主項目中列載的諸多惡魔,皆可謂為demon之朋黨。無論宗教哲學如何變遷,對我們而言,惡魔乃是自遠古時代起便不斷侵害我們的「可怕存在」,此外無他。

*譯注1:Shamanism,或名「黃教」,乃指以通靈人(薩滿)為媒介與靈交通為信仰重心之宗教樣  式,見於極北寒帶、西伯利亞、中亞、北美原住民處。
  *譯注2:如法式料理中有名為「魔鬼雞肉」(Pollo alla Diavola)之辛辣料理,歐洲常將使用辣椒或胡椒之料理稱為「魔鬼風味」(alla Diavola)。更直接的是用Diablo來表示嗆辣的菜系,如Meatball Diablo等。
  *譯注3:例如a demon bowler乃指「快速投球手」。

惡靈/badman/evil spirit

神話發生前,亦即尚於萬物有靈論(譯注4)、圖騰崇拜(譯注5)的精靈信仰時代時,由於疾病、災害、死亡、謊言、悲傷諸事象的成因皆盡不明,所以人們將這些認定為乃某種存在帶來的可怕事物。在國家,或身為國家原形的政治性集團尚未成立,對異民族之接觸亦極少,尚未有「敵人」存在的時代,前面那些災害便成了「惡」的概念。於是自然而然地將近日被蚊蟲傳染而得的疫病,認為是沼地的「邪惡空氣」所造成,並進一步將其視為是「邪惡精靈」所導致。
  這種思考模式,在將本身神話範圍外的神祇敵人二度含攝入神話中的基督宗教出現後,也再度現身於宗教場域中。

*譯注4:animism,英人類學家所提理論。認為原始人於形成宗教前先發生「萬物有靈「觀念。認為一切具有生長或活動現象之物,如動植物、日月、河流皆具有「靈「(anima)。
  *譯注5:totemism,宗教最早形式之一,以圖騰觀念為標誌。許多氏族社會之原始人相信,各氏族分別源出於各種特定物類(動植物或其他物種),會對該物種加以愛護或作為標誌、或對其進行宗教儀式。

邪神/the evil/evil goods/evil one

因為人們的注意力改由被帶來的惡,轉而聚焦至帶來惡的存在之故。遭擬人化的「惡」,漸次以「人類敵人」的形象清楚呈現。這種演變於宗教裡具有讓對象清楚呈現,好令信徒容易信仰的目的存在。
  然而,在初期的多神教神話中,此類擬人化的惡魔幾乎無從得見。因為全盤接受自然的原始人類知道:帶來災害的颱風同時也是貴重水資源的來源;若無造成乾旱的太陽生命也無法存續;一個生命的死亡乃是其他生命的糧食。
  那麼,人類的敵人究竟為何?其實乃是異民族的神。
  農業興起,在為了治水或建設而生的中央集權政府成形後,人們變得會以「國家」的角度衡量事物。共同體存於國家內部;國家之外則成了未知的世界。而當成為共同體的國家與相鄰的他國接觸時往往發生爭鬥。而人們的「敵人」便由此而生。
  一場戰爭結束後,隨著一派神明的的勝利,借用該神祇之力遂行支配的權力者將造成自己錯誤的責任或令人們痛苦的「惡」,轉化為敗北民族的神。或將勝利的歷史紀錄為自家神祇對「惡」的勝利。此時,惡魔身為帶來「惡」的「神祇與人類之敵」的形象便清楚呈現。


__________________
------------------------------------
JiaJia@Rabbit
佳佳里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返回主題: 惡魔事典